日期:2025-06-30 12:08:05
好的,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,保持原意不变,字数也尽量相近,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,让内容更丰富。下面是改写版:
---
文/ 陈胜乔
在上一篇文章《民国邵阳有多乱?》(链接见文末)中,我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邵阳官场的混乱与县长更替频繁的现象,特别提到了当时老邵阳县县长徐君虎,在极大压力下侦破了震惊全国乃至海外的“永和金号案”。由于怕打乱整篇文章的主题,我在那篇中只是简要提及了此案的概要,没有详细展开案件的来龙去脉。趁着周末闲暇,决定专门写一篇关于“永和金号案”的详细介绍,希望借此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民国社会的复杂局势,尤其是当时官场的黑暗生态。
(一)
“永和金号案”发生于1947年,当时的邵阳社会尚未完全恢复平稳。1947年5月3日深夜,邵阳县城东直街最有实力的金铺“永和金号”突发大火,火光映红了夜空。火灾中,一名店员惨遭刺杀,身中十余刀而亡,另一人被烈火活活烧死,另有六名员工因吸入浓烟和毒气,昏迷不醒。此外,店内的柜台和库房里珍藏的黄金、珠宝、玛瑙饰品以及大量银圆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。显然,这绝非普通火灾,而是一宗残忍的杀人抢劫大案。
展开剩余83%邵阳县当时县长徐君虎对此案高度重视,迅速展开调查,最终锁定了主嫌——时任邵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机要秘书傅德明,以及其直接上司、专员孙佐齐。孙佐齐同时担任保安司令,掌控着相当于今天地级市行政一把手和军分区司令员的双重权力(编者注)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此案背景,先介绍一下傅德明的身份。傅德明来自浙江嘉善,时年28岁,是家中三代独子的唯一继承人,曾在暨南大学攻读两年,后转入四川綦江军委会战时干部训练团深造,毕业后先后在多家军事机关担任译电员、政治干事等职务。傅德明虽是浙江人,但因其军校同窗王雪非在邵阳公署任职,经过王介绍,傅德明才得以进入邵阳专署,担任党政军警联合会报的机要秘书,专责处理涉及所谓“奸党”的秘密案件。
实话说,傅德明绝非庸才。从他在案发后所写的供状,以及致国民党复兴系领袖陈诚的信中,能看出他颇有文化底蕴,文风中带有浓厚的书卷气息,甚至流露出一丝家国情怀。若非铁证如山,谁也不会轻信他竟是“永和金号案”的主犯。
邵阳市文史资料刊登了一篇刘一禾撰写的《邵阳永和金号案的始末及其政治黑幕》,详细记载了案情,我摘录精要如下:
1947年5月3日深夜,傅德明携带毒药和刀枪,率领三名士兵,凭借专员签发的“手令”,强行闯入永和金号。他声称店员陈汉章已供认“奸党”地下机关藏匿于店内,必须逼迫员工们服用美国进口的新药“真言丸”(实为安眠药),以便他们吐露所谓“真情”。当众将药片摔在桌上,要求店员当面吞服。对掌柜饶文清表示信任,认为他刚从衡阳调来,未涉“奸党”,可不服药。员工服药后逐渐晕迷,被命令各自回房休息。待大家失去意识后,傅德明谎称陈汉章供出秘密文件藏于保险柜,命饶文清开柜查看。当饶提着煤油灯(当时电灯仅能照明到午夜十二点)经过作坊时,傅德明顺手拿起一把铁锤,趁保险柜开启之际,猛击饶后脑两锤,饶倒地昏迷,又被傅用刀砍十四刀致死。随后,傅德明用桌布包裹柜内的黄金、珍珠、玛瑙等贵重物品,倒油放火烧屋,并从后门逃回专署。
(二)
对于“永和金号案”,徐君虎最初只怀疑傅德明单独作案,不知孙佐齐是幕后主谋。徐君虎曾致电孙佐齐请求批准扣押傅德明,意图深挖真相,结果孙佐齐断然拒绝,反指责徐君虎诬陷,并反咬一口说“这是你们县政府干的”,还勒令徐君虎三日内破案。
事实上,孙佐齐心知肚明“永和案”的真相,他本人正是主谋者,亲自指挥傅德明下手。孙佐齐身为邵阳专区的权势人物,为何要盯上“永和金号”这样一个民间富商呢?这就得从他的身世和当时国民党内部派系争斗说起。
孙佐齐,字玉鼎,1904年出生于湖南新邵县酿溪镇粟山村。他父亲孙熊臣,号称旺八爷,是当地著名的工商业主兼地主。孙佐齐家境优渥,23岁考入北平大学,期间加入以陈诚为首的国民党复兴系。毕业后,凭借复兴系强大后台,曾在江苏、湖北等地历任要职。1941年陈诚推荐他出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代理书记长,1946年9月再次在陈诚力挺下,回到家乡邵阳,任湖南省第六区(即邵阳专区)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。可见,孙佐齐的飞黄腾达主要靠抱紧复兴系的“大腿”。
虽然孙佐齐位列邵阳专区行政最高官员,但邵阳专区的权力格局错综复杂。民国时期,邵阳专区的前身宝庆府在湖南地位举足轻重,国民党内部复兴系与以陈果夫、陈立夫兄弟为首的CC系派系激烈争权夺利,几乎从县乡机关到行政、司法、警察、税务等领域无一不争。孙佐齐虽掌权,但因党内资历不深,地位并不稳固,心里明白必须紧紧依靠复兴系,且要作为其坚定马前卒,拼命维护复兴系在邵阳的霸主地位。
机会来了。1947年,蒋介石为争取民心,假意推行所谓“结束训政,实行宪政,还政于民”,筹备召开行宪国民代表大会,规定每县可选举一名立法委员及国民大会代表。此举让复兴系和CC系都视为扩张势力的良机。身为复兴系干将和邵阳专署最高长官,孙佐齐自然要为本派系拼尽全力。
然而,专署的情报工作捉襟见肘,缺乏人手和经费,这让孙佐齐头疼不已。为了筹措资金支持政治运作,他决定动用手中权力,对财力雄厚的民间商户进行敲诈勒索,“永和金号”自然成了重点目标。
在傅德明执行火拼之前,孙佐齐一伙已多次对其他商户施压。例如针对“永福药号”,他们伪造通匪证件,诬陷店主何晴恒之子何建中为“奸党”,由傅德明及专署多名科长率军兵十余人执“手令”逮捕何建中,逼迫何家缴纳巨额款项。与此同时,他们也用类似手段逮捕“永和金号”的员工陈汉章、田瑞清,胁迫交出300两黄金,但陈田两人无力交款,最终被放回。因勒索无底线,“永和”总部衡阳决定关闭邵阳分号,孙佐齐得知后,便定下毒杀焚抢计划,由傅德明亲自操刀。
(三)
孙佐齐和傅德明本以为计划天衣无缝,即使有人怀疑,凭借他们的权势也无人敢揭发,岂料却犯下几大致命错误:
首先,他们低估了徐君虎的胆识和执着。徐君虎虽只是一县之长,却是参加过北伐和抗战的老资格军人,雷厉风行、不畏强权。面对直属上司孙佐齐的压力,他不畏强暴,坚决调查“永和案”,宁死不屈,誓要揪出真凶。
其次,他们误判了“永和”员工的聪明才智。傅德明强迫员工服用“真言丸”时,店员怀疑药物有诈,尽管被严密看守,仍设法未全部吞服药片,趁机偷偷吐出部分,幸免于难。经过急救后,苏醒的店员向徐君虎详细讲述被迫服药的经过,徐由此循线查证,查明所谓“真言丸”实为安眠药,并找到药物来源证据。
再次,他们未料到火灾扑救力度之大。傅德明等人以放火焚屋灭迹为目的,没想到邻近街坊邻居闻讯纷纷奋力灭火,特别是紧邻的“大华药店”职工从楼上倾泼大量储水,城区消防队也迅速到场,致使火势仅烧毁中间一栋楼,绝大部分犯罪现场得以保留。
案发16天后(5月21日),在大量证据面前,傅德明终于招认罪行。6月27日,邵阳地方法院宣判傅德明死刑;孙佐齐、王雪非、白鸿钧因共同勒索未遂分别获刑十二年及十年不等;其他涉案人员则判处半年有期徒刑。至此,轰动全国的“永和金号案”初告平息,但案件影响远未终止。
(四)
从案件本身看,孙佐齐才是真正主谋,而傅德明仅是执行者。然而国民党当局并未对孙佐齐处以死刑,激起邵阳各界强烈不满和抗议。时任省法院首席检察官汪廉回忆,孙佐齐本应承担死刑,但当时外界压力巨大,令司法无法公正处理。
事实上,徐君虎侦查初期,湖南省内复兴系强力干预办案,设法阻挠真相曝光。例如孙佐齐本人对汪廉声称“案非傅德明所为,乃奸匪嫁祸”,并设局陷害案中首位醒来的员工喻让贤,意图让其独自背锅,幸而徐保护其他证人苏醒,奸计未成。
湖南复兴系另有重臣李毓九勾结省政府委员毛炳文,试图将案子压下,做到“适可而止”。先后派遣多名督导和官员调查,均因惧怕政治斗争而不敢深入。最终连复兴系大佬陈诚都不得不亲自出面,要求主审法官“法外开恩”,对其党羽从宽处理。
值得一提的是,案件最终水落石出,除徐君虎坚持不懈外,还因当时与复兴系争锋的CC系借机抨击复兴系,形成政治角力。CC系借助“声援委员会”,操控舆论,猛攻复兴系,促使复兴系不得不以牺牲傅德明一人为代价,推卸全部责任。
傅德明在供状中坚持所有罪行均系本人所为。今日看来,我们无法确知其死前心境,但他致陈诚的信中曾写道:“邵阳永和店案,一般咸认为烧杀抢案,实则德明读
发布于:天津市忠琦配资-股票怎么买杠杆-专业配资网-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